如果说中环是香港的地标,那么上环更像香港故事中,最老且最具文化气息的一篇。这里不仅仅是靠香港大学很近,更因为在这里可以体会到由时间糅合的新旧景致。
由中环乘上香港最具特色的“叮叮车”中环下后,皇后大道西和文咸东街交界处,就可以看到赫赫有名的“有记合”腊味店,店里的凉茶也不错。沿着水坑口斜坡往上走,可以看到在香港虽算破烂但已经为数不多的沿街菜铺,在高楼林立高度发展的香港看到这个的确有说不出的感觉。
继续向前在路的尽头向东拐到荷里活道,在一个阶梯的傍边可以看到一个绿色的铁皮店铺,店铺外墙上贴着橘红色的手写招牌:谭国光鞋。在店的门口坐着女人,想必应该是传说中的谭国光的夫人。谭国光鞋铺面不大,但是名气却不小。上个世纪50年代,谭国光师傅就在这里开鞋铺,专门生产手工传统鞋。他亲手造的功夫鞋因形状像小船又称船鞋,样式朴素别致,穿起来舒服有劲。现在年逾七旬的谭师傅如今已将铺子交给谭夫人打理,她在看到我拍照片的时候,显的很淡漠,可能是因为有太多的游者寻着典故游访这里的缘故吧。
从鞋铺的石梯往下走几步,是比较有名的State of The Art现代画廊。画廊的门口放着年度香港各种文化活动的宣传手册,我每样都拿了一本,虽然自己并没有机会参观,拿些单页了解些动态总是不错的。画廊里不允许拍照,所以我并没有做太多的停留。据说画廊曾经和谭师傅的铺子就招牌问题发生过争执,但是得知鞋铺在上环已经有半个世纪的历史后便收回了意见。
从鞋铺石梯往上走几步,就到了乐文书店。书店从外面看上去更像是个旧时欧洲的客厅,大的落地玻璃和昏暗的灯光里透着棕色的硬木书柜和欧式皮革软椅。此书店在香港非常有名,因为书架上多是欧洲原版旧书,因为价格昂贵,客人多是翻阅而不购买。这个小书店中每本书基本都有引人入胜的故事,旅居香港的店主Johnston脚穿功夫鞋,经常会和光临小店的客人讲解这些原版图书的价值,因此很多人在这里一待大半天。

